疫情“觸發”補庫熱情 大豆后市“捉摸不定”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糧油市場報
- 發布時間:2021-01-22 10:59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升級,部分區域道路管控、限制進出,令運輸費用大幅上漲。終端市場擔心春節前后封城封路,趁機對南北產區大豆積極補庫,推高現貨交易價格,后市行情依然多變。
疫情“觸發”補庫熱情 大豆后市“捉摸不定”
【概要描述】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升級,部分區域道路管控、限制進出,令運輸費用大幅上漲。終端市場擔心春節前后封城封路,趁機對南北產區大豆積極補庫,推高現貨交易價格,后市行情依然多變。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作者:
- 來源:糧油市場報
- 發布時間:2021-01-22 10:59
- 訪問量:
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升級,部分區域道路管控、限制進出,令運輸費用大幅上漲。終端市場擔心春節前后封城封路,趁機對南北產區大豆積極補庫,推高現貨交易價格,后市行情依然多變。
上周,大豆期貨行情沖高后大幅回吐,東北產區現貨主流行情已經擺脫期貨影響而繼續堅挺向上,優質豆源市場報價已高于期貨價格。本周起,銷區補庫將陸續減量,加上產區部分地市已經限制人員流動,以致現貨在春節前流通受阻,但價格將延續堅挺。
關內豆區在寒潮期間收購補庫受阻,銷區市場活躍拉升江蘇南部產區價格,魯、豫、皖豆區全面跟漲,短短一周漲幅達600~700元/噸。南北產區豆價大幅上漲,進口豆價同步上行,部分品種漲幅甚至超越國產豆。本周,銷區市場采購放緩,給產區留下一定補庫時間。
銷區市場面臨疫情防控帶來的“返鄉潮”和餐飲業減少聚集的現狀,盡管近日肉、蛋、禽類副食品和蔬菜價格大幅上漲,而豆制品卻表現“遜色”。目前市場低價豆源供應基本結束,加工商之間的競爭將逐漸減少。豆制品價格若再不調整,企業和加工商壓力將明顯增大。預計春節前豆制品市場需求向好,價格或有上調。
東北:物流受阻持豆看漲
東北大豆產區黑龍江望奎縣,是繼河北石家莊之后又一新冠疫情高發區,各地防控措施升級。受此影響,銷區市場擔心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會再度封城封路。在關內豆區價格大幅上漲之際,紛紛介入東北豆區趁機補庫,以致東北持豆主體挺價意愿增強。但產區已有不少地市陸續控制人員流動,部分路段實施交通管制,令東北陸路運輸部分受阻,非疫區運價也比平常增加30%。
物流運價大幅上漲,加上豆價集中上漲,銷區經營主體不得不承受這種“雙高”壓力,隨著物流受限,產區通過陸路外發豆源將在本周明顯減量,但能夠正常收購的區域或水運、鐵路正常作業區的貿易商挺價意愿絲毫不會松動。
上周,國內連盤豆一主力2105合約明顯脫離外盤上漲的拉動,走出短暫的“獨立行情”,由上周一5940元/噸的高點跌至5690元/噸后,連續多日企穩?,F貨市場經營主體毛糧收購價5360~5440元/噸,除去一切費用,塔后凈糧成本已達5560~5640元/噸,普通塔糧裝車價5640~5700元/噸,優質高蛋白品種分離的大粒裝車價高達5840~5900元/噸且成交火爆。
本周,東北產區大豆外發流通量將大幅下降,但價格不會因市場采購放緩而松動,相反,因基層農戶豆源不足二成,后市繼續持看漲預期。值得注意的是,盡管基層農戶豆源少,但貿易商和行業外持有量占三成半至四成,經過市場本輪補庫,春節后供需格局或被再度打亂,未來行情存在多變性,但本季度不會出現明顯跌勢,即便有短暫下行,或在3月下旬出現沖高后回調,且不會跌破現行價格。
關內:蘇南“領航”漲勢驚人
關內大豆率先由江蘇南部產區“揚帆起航”,其價格除受市場傾向性采購而理性上行外,其中還夾雜著許多人為的“抱團”抬價,收購商之間相互通氣現象普通。江蘇大豆價格大幅上漲,河南、安徽、山東很快“追隨”。上周初,豫、皖、魯豆區“齊驅并進”,兩天一夜全面上漲500~600元/噸,市場經營商稍有猶豫,便會遭遇“貨被別人訂了”“剛才說的價格不行了”。
目前,江蘇南部產區的南通、鹽城、東臺、大豐、濱海、淮安等地優質品種“黑臍王”“大乳白”“翠扇”“腐豆”已無區域價差,裝車價“高度統一”,篩選設備先進的手工豆源價格多在7360~7400元/噸,篩選條件略差的和機收、手工豆混合的豆源主流價格在7300~7360元/噸,各地豆源較少,仍將支撐“堅挺”的價格;北部徐州市賈汪區、睢寧、沛縣等地“雜花豆”裝車價多在6800~6880元/噸,比1月上旬上漲500~560元/噸,且庫存豆源極少。
上周一河南、安徽、山東豆區價格全面上漲,由5160~5300元/噸迅速拉升,至上周末,篩選設備偏差以及庫存豆主流裝車價在6500~6600元/噸,優質類過增壓比重豆源普遍上漲到6760~6800元/噸,個別商戶報價甚至達4900元/噸。由于價格漲速較快,以至于部分持有一定數量豆源的商戶繼續惜售。
因產區大豆價格大幅上漲,市場經營商或多或少增補了一定量的庫存,本周起產區外發量將陸續減少,價格基本維持現狀。市場停滯或“少進慢補”給產區節前留有短暫的時間進行收購補庫,但各地均會依照現行外發價收購,即意味著高價入倉的豆源放至節后外發價格仍將居高不下。
銷區:疫情影響供需改變
隨著黑龍江、吉林、遼寧及其他省份零星和聚集性病例增加,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不斷趨向封閉管理,道路運輸受到嚴重影響,不僅運費上漲,而且由于北糧南運跨多個省份,司乘人員沿途均需測量體溫和提供核酸檢測報告。
上述情形帶來的影響比較廣泛,加上經歷兩輪大范圍寒潮,蔬菜和肉、蛋、禽價格大幅上漲,調味品中的生姜竟達13元/斤,大蔥價格7~8元/斤。雖然豆制品需求大的主體學校、企業、建筑工地食堂提前放假,但受上述高企的副食品和菜價影響,居民明顯傾向于采購豆制品。豆制品所需原料均大幅上漲,加工企業和作坊利潤空間明顯收縮。
南北產區國產豆價大幅上漲,進口轉基因大豆正值企業壓榨旺季,油、粕價格持續上行,壓榨收益明顯好于銷售大豆。部分企業偶爾有豆源外溢,售價也較高,經營商之間相互加價。
至上周末,進口美灣轉基因大豆經篩選后裝車報價已高達5800~5860元/噸,烏拉圭凈糧裝車價達5900~6000元/噸,進口非轉基因加拿大大豆經篩選后裝車價高達6300~6400元/噸。
進口豆價格大幅上漲,是經營商肆意抬價所致。參照豆二期貨3月份價格,到港成本也僅4700元/噸,加上經營商利潤,售價在5300元/噸已經高于企業壓榨效益。節后油脂需求減弱,節前養殖出欄量較大,3月份進口大豆壓榨量將降低,而進入食品市場的數量將明顯增加,且價格有大幅走低的可能。屆時,可入市的進口豆不僅有美灣、烏拉圭、加拿大等地大豆,還將增加阿根廷、巴西、烏克蘭等豆源。
春節前這輪銷區市場補庫完全是因恐慌心理引發,許多加工企業和作坊也多補了一定量的豆源,經營商入庫的豆源則成為待轉料,春節后供需格局將打破之前的預期,行情多變的可能性增加,疫情防控是節后國內豆市演繹的關鍵。